食品增稠剂是一种能增加胶乳、液体黏度的物质,用于食品时又称糊料。它们可以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,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,赋予食品黏润、适宜的口感,并兼有乳化、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的作用。增稠剂的作用原理是,增稠剂为亲水性高分子胶体物质,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许多亲水基团,如羟基、羧基、氨基、羧酸根等,这些基团能与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,水化后以分子状态高度分散于水中,形成高黏度的单相均匀分散体系——大分子溶液,从而改善食品体系的稳定性。
增稠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增稠剂和合成增稠剂两大类:
天然增稠剂
植物性增稠剂:如淀粉、果胶、琼脂、海藻酸钠等,通常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植物中提取得到。
动物性增稠剂:如明胶、胶原蛋白等,主要来源于动物皮骨等原料,通过水解或酶解等方法制得。
微生物性增稠剂:如黄原胶、结冷胶等,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多糖类化合物。
合成增稠剂
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,如聚丙烯酸钠、聚乙烯醇等,具有优异的增稠效果和稳定性,能够在较宽的pH值和温度范围内保持性能稳定。
在食品加工中,增稠剂主要用于改善和增加食品的粘稠度,保持流态食品、胶冻食品的色、香、味和稳定性,改善食品物理性状,并能使食品有润滑适口的感觉。常见的增稠剂包括淀粉、琼脂、明胶、藻蛋白酸钠、果胶、羧甲基纤维素及其盐类的各种变性淀粉等。
总的来说,食品增稠剂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,能够显著提升食品的口感和稳定性,改善食品的品质和性能。在选择和使用增稠剂时,应关注其来源、安全性及适用范围,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