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红点桂鱼怎么养殖好

养殖红点桂鱼(通常称为桂鱼)的方法可以分为粗放式混养和集约化单养两种。以下是集约化单养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:

养殖前准备工作

养殖设施

选择土池塘或水泥池,水深需达到1-2米,并配备提水设备。

养殖池应设有进排水口,并在池周边设置防逃设施,如网拦。

在池四周水面种植水草,占比约20%,以提供遮荫、避暑和捕食场所,同时净化水质。

水源

使用河水、水库水或地下井水,水质要求中性或弱碱性。

面积

鱼池面积宜小,一般为1亩左右,最大不超过2亩,以便于生产管理和销售。

清塘消毒

在投放鱼种前,必须对池塘进行清整和消毒,通常采用5%的食盐水浸泡10-15分钟或10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0分钟。

养殖技术

鱼种放养

选择10厘米以上、规格一致、无伤无病的当年鱼种,放养时间在9月至10月上旬或次年3-4月。

消毒:下塘前用5%食盐水或10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0分钟。

放养密度:根据鱼种规格和水深,50-60克鱼种每亩投放8000-9000尾,80-100克鱼种每亩投放5000-6000尾。

饲养管理

投饵:坚持“四定”原则,即定时、定量、定质、定位。投喂前以击拍声为信号,形成感官反应,提高摄食量。饵料以鲜动物为主,如海淡水小杂鱼、虾等。

换水:每天摄入高蛋白饵料,需及时更换水体,一般每周换去1/3,半个月换去4/5,保持微流水养殖,水温不高于30℃。

防逃:池埂离水面高度应大于50厘米,进排水口安装防逃网,池四周安装防逃墙。

日常管理

巡塘:观察鱼的摄食、活动、水质变化,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。

饲料管理:根据天气、气压、水质等因素调整投饵量和投喂方式。

常见疾病与防治

水霉病

防治方法:操作时避免鱼体受伤,使用0.1ppm孔雀石绿或0.5ppm甲基蓝全池消毒,鱼种发病时,可用10ppm孔雀石绿或3-5%食盐水溶液浸洗。

肠炎病

防治方法:在100公斤饵料中拌入34克呋喃唑酮(痢特灵),日投喂二次,连续3天。

粘孢子虫病

防治方法:用0.2-0.5ppm浓度的90%晶体敌百虫治疗。

总结

集约化单养红点桂鱼的关键在于精细化的管理和高质量的养殖环境。通过合理的放养密度、科学的投饵和换水制度,以及有效的疾病防治,可以显著提高养殖成活率和产量。此外,选择优质的水源和保持水质稳定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。
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

为你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