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法养殖草鱼的方法如下:

池塘准备

池塘条件:选择远离污染源的池塘,面积5~10亩,池底平坦且底质好为壤土,底泥10~20cm,水深2m左右。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和4寸水泵各一台。

清污消毒:干塘情况下(积水5~10cm),每亩用生石灰100kg化浆全池泼洒,或亩用漂白粉10kg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,彻底杀灭致病细菌。

水质要求:池塘水质要求pH值为7.5~8.5,养殖盛期(6~9月份)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,有机物耗氧量为18~20mg/L。

苗种选择

选择标准:选择规格整体、游动迅捷、体色一致的鱼苗,体色以深草绿色为佳,体色发黑的鱼苗不能要。

水质管理

定期泼洒生石灰:一般每半月按每亩水面、每米水深20公斤或者施用漂白粉1PPM全池泼洒。

有计划地加水换水:每10天注入新水一次,每次注入20~30厘米,到7月中旬,视实际情况换水一次,换水量为1/2。

每天开动增氧机:6月~8月中旬,晴天中午开机2~3小时,凌晨开机3~4小时,阴天半夜开机一次,以预防鱼类浮头。

认真巡塘:及时掌握池鱼活动、吃食状况,掌握水质变化情况,做到无病早防,有病早治。

饲料投喂

初期饲料: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先给鱼吃一些鸡蛋,将煮熟的鸡蛋打碎撒进鱼塘给草鱼补充蛋白质,等到草鱼长到三四指大小时再换成饲料,但是期间也要投放一些草料。

饲料种类:草鱼饲料应富含蛋白质,避免碳水化合物或脂肪。草鱼产前以青草为主,精饲料为辅。繁殖最适温度为18—31℃,高海拔地区较晚。可使用催产药或人工授精促进繁殖。孵化期需控制水体pH值在7.5—8,保持水温稳定。适宜孵化温度为17—32℃,最佳为22—28℃。

疾病防治

鱼种消毒:鱼种进箱时,必须采用药物消毒。常用消毒药物为3~4%的食盐水,浸洗5分钟左右,对防治水霉和车轮虫病有显著效果;用8ppm的漂白粉混合液浸洗鱼种20~30分钟,可以消灭寄生虫和细菌。用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种15~30分钟,可以预防车轮虫,指环虫、斜管虫、锚头鳋等。用含有1%的小苏打和1%的食盐水浸洗鱼种15~20分钟,可增强鱼体对疾病的抵抗力。

其他管理

水温管理:草鱼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强,但在养殖过程中,水温的波动会对草鱼的生长和健康产生影响。因此,需要做好水温的监测和调控,正常情况下,草鱼最适宜的生长水温在20-25摄氏度之间。

水质管理:保持水质的透明度在20-30厘米之间,定期检测水质中的氨氮含量,如果氨氮超标,可使用沸石粉等降低氨氮含量。

含氧量管理:保持水深在1.5-2.0米之间,定期检查水中的溶解氧含量,如果溶解氧过低,可使用增氧机或加入新水等方式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。

通过以上步骤,可以有效地进行新法养殖草鱼,提高养殖效率和草鱼的成活率。
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

为你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