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鳟鱼日常怎么养殖的

养殖鳟鱼日常管理的要点如下:

水质管理

鳟鱼一般采用流水养殖,保持水质清新。在人工繁殖前三个月开始加大流量,池水交换量可以达到每日10次;人工繁殖亲鱼恢复阶段,流量要小,水流要平缓,每日交换量5次,平时日交换7次。

经常检查进、出水口栏鱼栅,如有破损要及时修补,有淤积物要及时清除,保证水流通畅。

雨季和秋末要增加巡塘次数,及时清理雨水冲来的污物和飘落来的树叶等杂物,防止淤堵拦鱼栅。

池塘清淤

定期清除池塘底部沉积的粪便等杂物。清除时,先用渔网将鱼全部赶拦到进水口,加大池水流量,用铁锨等工具将池底淤积物清理,也可以用吸污泵将淤积且聚在一起的污物抽出。一般每月需要清理一次,清理时间一般选择在14:00进行,此时天气温暖,而且已过上午投喂时间5个小时,距下午投喂时间还有5个小时,可以不影响鱼的正常摄食。

鱼病防治

鳟鱼养殖用水要求比较高,一般养殖病害较少,主要有原生动物的寄生虫病,在饲料中定期添加一些抗虫药就完全可以解决。

饲料必须营养全面,原料必须新鲜,否则容易产生营养方面的疾病。鳟鱼亲鱼的饲料要求就更严格,特别是矿物质和维生素必须全面,对容易散失的维生素要加大添加量。

尽量定期投喂一些鲜活动物饵料,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新鲜的植物汁液。

池塘选择与准备

鳟鱼养殖一般都采用的是冷流水养殖,池塘用水绝大部分都采用串联式使用,因此,鳟鱼亲鱼培育池要选择在最上游的池塘,这样保证了进入亲鱼池的水都是新鲜的水,如果发生鱼病也不容易感染鳟鱼亲鱼。

池塘的面积要根据计划养殖鳟鱼亲鱼的数量来定,保证鳟鱼亲鱼游动自如即可,一般应在100平方米以上,池塘深度80厘米,水能加至50厘米即可。

选择好培育鳟鱼亲鱼的池塘后,将池塘中的水全部排放干净,清除池底的淤泥和杂物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毒,除了对池底进行彻底消毒外,还必须对池壁彻底消毒。具体消毒方法是将生石灰或漂白粉融化成水,然后满池泼洒,消毒后不要立即注水,在太阳下暴晒3~5天。消毒完毕后,检查池塘的进水闸和排水闸,修补好损坏的闸板和栏鱼栅。

亲鱼选留与放养

亲鱼包括雌鱼和雄鱼,雌鱼和雄鱼必须来自两个养殖地区,不能有近亲关系。计划留作亲鱼的鳟鱼要单独养殖,在养殖过程中不断选择,择优弃劣,定性选育。

新选的亲鱼和刚进行完人工繁殖的亲鱼暂时还不能混在一起养殖,刚进行完人工繁殖的亲鱼体质比较弱,摄食能力差,因此,进行完人工繁殖的鳟鱼亲鱼要单独饲养,待体质完全恢复再放入下一年度进行人工繁殖的亲鱼池中养殖。

鳟鱼亲鱼放养密度,雌雄个体混养时每平方米水面放养3~5尾,雌雄个体分养时,放养密度减半。

饲料与投喂

赤眼鳟属于杂食性鱼类,饲料来源广泛,包括人工配合饲料、鲜活饵料(如蚯蚓、昆虫幼虫、虾蟹类)及植物性饲料(如麸皮、豆粕)。投喂时要做到定时定量,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。

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,确保其获取足够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和维生素,以促进快速生长和增强抵抗力。

日常巡查与消毒

定期巡查,注意观察鱼群活动、摄食和排泄等情况,若有异常现象要及时处理。

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,预防疾病发生。同时,要做好防逃设施,防止赤眼鳟跳跃逃逸。

通过以上日常管理,可以有效提高鳟鱼的养殖效果和存活率,确保鳟鱼养殖产业的健康、持续、快速发展。
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

为你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