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树林间养殖的选择多样,可以根据不同的养殖目的和当地环境条件进行选择。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养殖项目:
林下养禽模式
适用方式:放养和舍饲相结合。
优点:充分利用林下空间,保护森林资源,强化林间管护,促进林木生长。蛋和肉的品质比普通畜禽好,投资周期不长,回报率较高。
林下特种动物养殖模式
适用方式:棚舍笼饲貂、狐狸等皮毛动物。
优点:适合4米×7米株行距的林地,先林后牧,依托林地散养的畜禽,蛋和肉的品质高。
林下养兔模式
适用方式:先林后牧,也可林牧统筹、合理安排。
优点:适合4米×7米株行距的林地,投资周期不长,回报率较高。
林粮(油)模式
适用作物:小麦、大豆、花生、棉花、绿豆等低秆作物。
优点:间作作物与林木保持一定距离,不损伤幼树根系,改善土壤,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,树木生长发育不受影响。
林菜模式
适用作物:大蒜、圆葱、冬瓜、南瓜等。
优点: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喜光性选择种类,冬春季种植大蒜、圆葱,夏秋季套种冬瓜和南瓜,效益可观。
林药模式
适用作物:白芍、金银花、薄荷、黄芪、沙参、百合、薏米、大青叶、丹参、白术等。
优点:林木为药材提供蔽阴条件,防止夏季烈日高温伤害,集约式精耕细作,改良林地土壤理化性质,增加肥力,促进林木生长。
林草模式
适用作物:紫花苜蓿、黑麦草等优质牧草。
优点:可出售优质牧草,也可放养畜禽,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有机肥。
林菌模式
适用作物:木耳、平菇、香菇、草菇和鸡腿菇等食用菌。
优点:利用林下环境生产食用菌,不与人争粮、不与粮争地,协调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在土地需求上的矛盾,废菌包可作为林地有机肥。
林禽模式
适用动物:鸡、鸭、鹅等禽类。
优点:林下的草木、昆虫可补充饲料,禽类粪便可做林地肥料,投资周期不长,回报率较高。
林畜模式
适用动物:肉牛、奶牛、野兔、羊等。
优点:在林木成长为中龄林后,可适度放养猪、羊等家畜,提供新鲜的食材和观光钓鱼等旅游活动。
建议
选择合适的养殖项目:根据当地环境条件、市场需求和自身经济目标选择适合的养殖项目。
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:在养殖过程中,注意保护森林资源,避免对林木造成损害。
科学管理和技术投入:加强养殖技术和管理,确保养殖效率和动物健康。
多元化经营:可以考虑多种养殖项目结合,提高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。
通过以上分析,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殖模式,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