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猪养殖有什么政策支持

生猪养殖的好政策包括:

养殖用地政策

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,合理安排生猪养殖用地空间,及时提供养殖用地保障。

生猪养殖圈舍、场区内通道及绿化隔离带等生产设施用地,根据养殖规模确定用地规模。

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,按农用地管理。

鼓励利用荒山、荒沟、荒丘、荒滩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安排生猪养殖生产。

简化用地手续、降低用地成本、提高用地取得效率。

金融支持政策

实施重点种猪场补助,支持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、地方猪保种场稳定核心种群和生产种群数量,提高良种供应能力。

继续实施规模场贷款贴息。

组织申报生猪养殖扩能增量综合奖补项目,对符合条件的单体规模猪场给予奖励,每场奖励100万元。

产能调控政策

农业农村部发布《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(2024年修订)》,调整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,从4100万头减少到3900万头,防止市场过度波动,确保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。

临时救助补贴

当本省份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低于正常保有量的92%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时,可按规定给予规模猪场和种猪场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。

保险政策

能繁母猪保险金额定为每头1000元,保费为每头60元,其中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负担48元,占80%,保户自负12元,占20%。保险责任包括自然灾害和重大病害等。

补贴政策

对2020年底前新建、改扩建种猪场、规模养猪场(户)和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(户)异地重建加大支持力度,重点加强动物防疫、环境控制等设施建设。

省级财政要落实生猪生产稳定专项补贴等措施,对受影响较大的生猪调出大县的规模养猪场(户)给予临时性生产补助,稳定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。

税收优惠

整车合法装载运输全国统一的《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》内的产品的车辆,免收车辆通行费。

技术支持

鼓励定点屠宰厂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档案、记录等实施电子化管理,确保生猪和生猪产品相关信息的可追溯性。

这些政策体现了政府对生猪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全方位支持,旨在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,保障猪肉市场供应,同时降低养殖户的经营压力,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

为你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