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2025年,辽宁省在生态环境、农业农村、文化和旅游、对外开放等多个方面都将取得显著的进步和发展。
**生态环境** :-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8.7%以上,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,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2%左右。- 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到34微克/立方米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8.3%以上。-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%以上,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。**农业农村** :-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,产量稳定在480亿斤以上,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60万吨、320万吨和140万吨。- 食品工业发展迈出新步伐,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4500亿元,年均增速8%。- 海洋渔业开拓新局面,渔业产值实现1100亿元,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40万吨。- 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,全省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.5万公里,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%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5%,创建美丽宜居村5000个以上。- 农民收入实现新突破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,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。**文化和旅游** :- 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,初步建成东北亚休闲旅游目的地,向世界知名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迈进。- 优化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,强化科技创新驱动,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。- 到2025年,辽宁省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,治理效能显著提升,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优质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日益丰富,辽宁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,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凸显。**对外开放** :- 对外贸易实现新发展,全省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突破1万亿元,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超1.5万家,与东北亚五国贸易额突破2500亿元。- 招商引资实现新跃升,全省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1万亿元,实际利用外资规模排名全国10位以内;三年累计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突破2000家。- 开放平台实现新跨越,全省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三年累计新增落地亿元以上项目突破5000个,产值超千亿元的经济开发区数量达到8家;中国(辽宁)自由贸易试验区完成新一轮92项改革创新任务。- 海陆大通道实现新突破,全省港口万吨级泊位达到270个,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突破8.5亿吨、1350万标箱;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突破1000列。**县域经济** :- 全省41个县(市)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力争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以上,地区生产总值超300亿元的县由现有的3个力争达到7个。-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水平,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,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。- 建设改造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,支持旅游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突出的县培育建设旅游主体功能区。- 统筹城乡发展,建设县域美丽家园,提升县城功能品质,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、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、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、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。**标准化** :- 支撑辽宁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,标准水平显著提升。- 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320项以上,制修订省级地方标准480项以上,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研究成果的比率达到50%以上。- 地方标准平均制定周期缩短至18个月以内,新建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50个以上,驻辽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所在专业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8%以上,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达到30个以上,培育标准化专业服务机构14家以上。综上所述,到2025年,辽宁省将在生态环境、农业农村、文化和旅游、对外开放等多个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和发展,为全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