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场站方面
预制场地必须硬化,达到平整、坚实、稳定、不扬尘、不积水的标准,并绘制场地规划布置图,经总监办验收。小型混凝土拌和站材料场地也须硬化。
梁、板底座应由总监办验收合格方可使用。
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一律采用强制式拌和机,各级料均应电子计量,电子称应由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,拌和机应具备打印功能,拌和能力必须满足施工要求。
各规格砂石材料之间须加设永久性隔墙;各料斗之间须加设挡板,防止混料。
钢筋、水泥应搭设临时存放的库房,水泥库房应设置在高处,有防雨防潮设施。并且储存在地面以上0.5m的平台、垫木或其他支撑上,且水泥的堆垛高度以不超过10袋为准,堆垛应至少离开四周墙壁200mm,各垛之间应留置宽度不小于700mm的通道。钢筋制作场地必须用水泥混凝土硬化且排水良好,钢筋焊接场地要有遮雨棚,存放半成品钢筋场地要硬化。加工制作完的钢筋应尽快使用,防止锈蚀,如短期内不能用完,存放条件与进场钢筋相同。
材料方面
钢筋必须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未锈蚀的钢筋,并提供出场合格证原件,存放场地必须干燥洁净、不受水害,不允许漏天存放。钢筋焊接前,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,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。焊接钢筋宜在室内进行,在室外时,最低温度不宜低于-20°C,并应采取防雪挡风措施,减小焊件温度差,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。盘圆钢筋调直必须使用专用机具。
水泥必须使用正规大厂家生产的质量稳定的品种。
施工工艺方面
预制场地生活区应与生产区分开。
混凝土最大水灰比、最小水泥用量、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参数需满足设计要求,特别是抗冻要求结构混凝土的抗冻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,配合比设计中必须附有抗冻试验。
预应力工艺完成后,立即用水泥浆进行孔道压浆,封锚混凝土在孔即进行基础施工,土质地基严禁开挖后基底长时间暴露、扰动、浸泡。石质地基严禁欠挖与倾斜,表面不平整破碎石质地基应用砂浆抹平。基坑开挖尺寸要求基坑的平面尺寸比基础尺寸墙宽0.5-1.0m,基坑坑壁坡度符合桥规表4.1.2要求。坑壁土类坑壁坡度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荷载坡顶有动荷载砂类土1:11:1.25、1:1.5卵石、砾类土1:0.75:1.25、粉质土、粘质土1:0.33:1.0、1:0.51:0.75极软杂风化石,摆放时均匀分布净距不小于10厘米,距结构侧面与顶面不小于15厘米,二部基础之间的连接石应使用能嵌入上下混凝土各15厘米以上的大块石。
桥面混凝土工作性要严格控制,严防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或离析,施工时要控制好大面平整度。大中桥护栏底座必须在桥面混凝土完成后施工,内侧倒角要采用定型钢模,施工时伸缩缝部位应在伸缩缝两侧各留出50CM待伸缩缝安装完后再施工。护栏底座预埋钢筋位置必须计算准确,安置准确。
预制的梁板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,即每种类型的梁板从底模制作到钢筋加工、模板安装、混凝土浇筑、张拉压浆等每一个工序都由承包人自检,驻地监理抽检,然后由总监办检查验收。成品力求达到高质量标准,总结推广好的经验。
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,必须使用塑料保护层垫块。各标段应统计好本标段的垫块的数量、形式,并保证材料供应。钢筋笼连接或加强筋焊接应对称焊接,防止受热不匀引起钢筋笼倾斜。柱形墩、薄壁墩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定型钢模,施工时注意控制好墩顶标高和防止钢筋偏位;墙身